
产品说明
a) BF-A纤维六大作用:
1. 突出的耐高温结构稳定性
可在-269~650 ℃范围内连续工作,大大地超过沥青工作要求范围,完全适应190℃沥青搅拌施工时的耐高温要求,纤维本身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也可大幅改善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变形能力。另外,玄武BF-A纤维的耐低温性能还能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能力。
2. 较高的弹性模量及适宜的断裂延伸率
玄武BF-A纤维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弹性变形恢复能力,减少永久塑性变形及裂纹的产生。纵横交错的纤维在混合料中形成了一个次要加筋网,提高路面整体受力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反射裂缝的发展。
3. 天然的硅酸盐相容性与优越的疲劳耐久性
玄武BF-A纤维属硅酸盐材料与沥青有很好的表面亲和力,且纤维表面呈毛绒状,极易吸附沥青,可形成结合力牢固的结构沥青界面层,可增加沥青油膜厚度,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氧化老化性能。因玄武BF-A纤维抗紫外线强,可提高疲劳常数:r达2~3数量级时约可提高80~400倍,而改性沥青是60倍,所以能大幅提高沥青路面混合料疲劳耐久性与抗老化性。是一种理想的沥青路面增强纤维。
4. 突出的化学稳定性
玄武BF-A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耐腐蚀性和高化学稳定性。不会与沥青发生化学反应。
5. 水稳定性好
玄武BF-A纤维由于吸水率低也不返潮,加入沥青混凝土中,矿料表面有效沥青膜厚度均有所增厚,这有效阻止了水对沥青与矿料界面的渗透,而且在纤维的表面吸附作用下,沥青中的轻组分物质多吸附在纤维表面而使沥青变稠,使沥青与矿料间的界面作用更强烈。
6. 高强度的加筋桥接作用
可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及韧性。短切玄武BF-A纤维在沥青中相互搭接,形成桥接纤维网络,均匀分布的纤维通过“桥接”和“加筋”作用使路面上传递的荷载转移,及时地分散到矿质骨料和沥青胶砂中,使得荷载分布扩散更加均匀,避免了荷载的过分集中,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大大提高了抗车辙能力。
b) 添加不同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试验
我国研究车辙变形的指标为动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经碾压成型的板块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 × 300mm × 50mm),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压为0. 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l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